财联社2月6日讯(编辑胡家荣)自2025年2月3日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了一轮显著反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亮眼,其累计涨超8%。
与此同时,市场卖空力量逐步减弱。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的卖空比例分别为14.48%、15.16%、14.67%。
这一波行情主要由AI技术突破和资金回流共同驱动,而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成为关键催化剂。
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效应
DeepSeek作为国内首个在性能和成本效率上对标国际巨头的大模型,春节期间发布的大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OpenAI、Meta等公司产品,提振了市场对中国AI技术自主可控的信心。
DeepSeek的模型其具备低投入、高性能特征不仅冲击了全球AI产业的算力依赖路径,还带动了港股科技股的估值修复,尤其是AI硬件、软件及消费电子领域。
具体来看,中芯国际自2月3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0%,成为恒生科技指数领涨成份股之一;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因AI应用场景的拓展预期而获得资金青睐。
卖空比例回落反映市场情绪改善
以阿里巴巴为例,该公司的卖空比例从2月3日的15.12%回落至2月6日的13.09%。同期的卖空股数从2085.38万股降至769.29万股。
以腾讯为例,该公司的卖空比例从2月3日的9.71%回落至2月6日的9.35%。同期卖空股数从272.21万股回落至117.86万股。
以中芯国际为例,该公司从2月3日的17.56%回落至2月6日的11.65%。同期的卖空股数从1637.20万股降至1542.10万股。
以小米集团为例,该公司从2月3日的27.53%回落至2月6日的21.53%。同期的卖空股数从3970.18万股降至2728.64万股。
这一变化表明,投资者对AI驱动的科技成长板块的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交易逻辑逐步从硬件向消费端应用扩散。
后市展望
机构普遍认为,两会前的政策真空期可能延续震荡格局,但两会释放的财政刺激信号(如增量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发债加速)或成为市场突破的关键。中泰国际建议关注高股息能源、电讯板块及AI产业链的国产替代机会。
天风证券指出,DeepSeek已将AI行情从硬件延伸至消费端应用,若未来出现消费级AI终端(如AI眼镜、手机)的龙头公司,或将开启新一轮估值提升周期。当前配置建议仍以“红利+科技成长”的杠铃策略为主,兼顾防御与进攻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