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技术创新推动业绩增长 民营上市公司迸发经营活力

  • 职场
  • 2025-02-12 07:18:04
  • 7

截至2月11日,A股共有1840家民营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计算,981家公司业绩预计实现盈利,“报喜”比例为53.32%

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铆足干劲,合力描绘出一幅企稳向好的全年发展图景,彰显了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A股共有1840家民营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计算,981家公司业绩预计实现盈利,“报喜”比例为53.32%。

其中,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一批民营“链主”企业,尽显“链主”的引领力、影响力、价值力。宁德时代、洛阳钼业等5家龙头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规模下限均超过100亿元,成为各自产业链的利润增长领跑者;亦有中小民营企业景气回升、活力尽显,如以正丹股份为首的多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重视研发、坚持创新,成为不少民营上市公司的共同选择。透过业绩预告这扇“窗”,上海证券报记者关注到,民营上市公司的质地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技术、新业态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发展的重要动能。

超五成上市民企预计2024年实现盈利

据统计,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计算,1840家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的民营上市公司中,有981家公司业绩预计实现盈利,占比达到53.32%。同时,205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增幅上限超过100%(剔除扭亏),实现翻倍增长。

民营“链主”企业用扎实的业绩“舞活”龙头,有效发挥投资者信心的“稳定器”作用。据统计,包括宁德时代、洛阳钼业等在内的5家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限均超过100亿元。

技术创新推动业绩增长 民营上市公司迸发经营活力

1月21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至530亿元,同比增长11.06%至20.12%。在已披露的业绩预告中,其盈利能力“霸榜”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牧原股份。受益于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为170亿元至180亿元,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亦不逊色。2024年,正丹股份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1039.13%至13064.42%的成绩,在预增公司中居首;德明利、沪光股份等企业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限均超过1000%,受到市场瞩目。

分行业来看,电子行业表现最为突出。195家发布最新业绩预告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17家实现盈利(下文皆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计算),其中立讯精密、韦尔股份、华勤技术、澜起科技等7家公司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以澜起科技为例,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78亿元至14.38亿元,同比增长205.62%至218.93%。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PCIe Retimer、MRCD/MDB、CKD芯片)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乘着行业回暖的东风,机械设备、生物医药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亦跑出了加速度,2024年分别有114家、103家企业预计实现盈利。例如,昌红科技预计于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加184.31%至279.09%。

再如英科医疗,其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213.32%至291.65%。公司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起,行业下游库存历经深度调整,去库存进程渐近尾声。在此期间,高成本与老旧产能有效出清,行业供给结构优化,集中度显著提升,公司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高达100%。

技术创新注入澎湃发展动能

进一步剖析A股民营上市公司群像,坚持技术创新、拥抱发展新趋势,成为不少公司2024年实现业绩稳健增长的关键词。

逐浪大数据、AI大潮,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向“新”而行,业绩显著提升。例如,协创数据以AI需求为导向,以“云智造+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成本管控,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81亿元至8.33亿元,同比增加137.16%至189.86%。

协创数据介绍,2024年,在打造“云—边—端”一体化方面,公司持续推出AI赋能云计算、云视频和云存储等高端云服务产品;持续加大AI研发投入,增强在场景创新能力、AI落地产品与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硬实力;同时,公司服务器再制造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算力服务器再制造业务的业绩表现亦呈现快速成长态势,AI智能体训推一体平台和算力服务产品正式落地。

受益于AI算力需求提升、国内外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通信行业2024年的景气度稳步提升,迎来盈利修复,光模块、光通信等细分赛道业绩表现抢眼。

光模块供应商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盈利增长位列前茅。中际旭创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111.64%至166.85%。“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中际旭创表示。

新易盛2024年预计盈利28亿元至30.5亿元,同比增长306.76%至343.08%,公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算力投资持续增长,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提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