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一场注定失败的制造业回流豪赌

  • 资讯
  • 2025-04-08 14:30:04
  • 16

  来源:@郎咸平 微博

  特朗普发起的史无前例的全球关税战本质是一场“以邻为壑”的产业重构实验。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提高进口商品成本,倒逼跨国企业将产业链迁回美国,同时以关税收入填补财政赤字,最终实现“制造业复兴”的政治承诺。然而,这一战略的致命缺陷在于:政策制定者严重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与美国本土制度环境的深层矛盾。

  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加征关税的失败已暴露其局限性。2018年至2024年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仅减少20%,但对越南、墨西哥等国的逆差却暴增3.2倍和2.3倍,全球总逆差反增1.5倍至1.2万亿美元。这证明单点关税打击只会导致产业链迂回转移,而非真正回流美国。尽管第二任期推出“对全球无差别加税”(如对欧盟20%、越南46%、中国54%)的激进政策,试图堵住漏洞,但其引发的全球反制与供应链惯性仍构成致命障碍。

  尽管特朗普政府把制造业回流作为其执政的目标,但美国制造业回流存在着“不可逾越之壁” :

  首先看劳动力成本与生产效率的致命鸿沟,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为34美元,是中国工人的8倍、越南的15倍。更关键的是,美国工会势力通过罢工、福利谈判等行为,进一步推高企业运营成本。例如,通用汽车因工会要求加薪40%而被迫裁员1.2万人,特斯拉德州工厂因劳资纠纷导致产能利用率仅60%。这与纪录片《美国工厂》揭示的冲突如出一辙:美国工人对加班、纪律的抵触与中国工人的高效形成鲜明对比,直接导致企业成本失控。

  再来看美国的社会文化土壤,美国金融资本主导的经济模式已形成“去工业化”路径依赖。2024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比降至8.1%,而金融业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45%。资本更倾向于投资收益率4%以上的理财产品,而非回报周期长、利润率低的制造业。这种“金融优先”的文化,使得即使企业因关税被迫赴美建厂,最终也可能将资金转向股市或债券市场,形成“假回流、真套利”的畸形现象。

  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与配套体系的崩塌也是美国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汽车产业为例,在美国新建整车厂需同步引入轮胎、电机、玻璃等数百家配套企业,而美国本土供应链早已因产业空心化而断裂。台积电虽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建厂,但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因缺乏熟练技工和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投产进度屡屡推迟。这种系统性缺陷难以通过关税政策短期弥补。

  除了美国自身本身的问题,关税大战也引发了全球反制,关税战的“回旋镖效应”已经显现。

  首先是盟友反噬与多边贸易网络重构,特朗普的“无差别打击”策略已引发全球联合反制。欧盟对美农产品加征50%关税,日本暂停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韩国则针对佛罗里达柑橘实施报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欧盟、日韩加速经贸整合,2025年一季度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18%,中日韩供应链联盟初步成形。这种多边合作网络正在削弱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企业迁美动力进一步衰减。

  其次是供应链惯性与各国在寻求的“近岸外包”替代方案,全球供应链具有强大的路径依赖特性。即使面临高关税,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近岸外包”(如墨西哥)而非回流美国。2023年,经墨西哥转口至美国的商品规模已达500亿美元,英特尔、特斯拉均在墨西哥扩建工厂以规避关税。这种“地理邻近+低成本”的组合,使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沦为纸上谈兵。

  而关税大战也必然引发美国的通胀螺旋,特朗普将面对严重的政治代价,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3.8%,其中进口商品价格贡献率达60%。沃尔玛货架上的马来西亚辣椒粉涨价24%,寿司店三文鱼价格飙升30%,直接冲击特朗普的蓝领基本盘。2025年大选关键州——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已因成本上涨裁员潮而转向民主党,共和党内部4名议员倒戈反对关税政策。

  美国目前存在着结构性困局: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不可调和矛盾。美国经济的根本矛盾在于:金融资本追求短期套利,而产业资本需要长期深耕。截至2024年,美国吸引外资存量达62万亿美元,其中78%流向股市、债市和房地产,仅12%进入制造业。这种资本配置模式导致三个结构性困境:

  - 创新动力缺失:美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降至2.3%(中国为2.8%),尖端制造业依赖“专利壁垒”而非持续创新;

  - 技能错配加剧:40岁以上蓝领工人难以转型为码农或金融从业者,失业率攀升至4.1%;

  - 政策工具失效:即使台积电等企业被迫赴美建厂,其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以高技能岗位为主,无法吸纳传统制造业下岗工人。

  特朗普在进行着一场没有赢家的经济豪赌。特朗普的关税战本质是“用19世纪手段解决21世纪问题”的倒退行为。其结局注定是三重失败:

  1. 产业回流失败: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美国制度缺陷远超关税政策的调节能力;

  2. 政治承诺破产:蓝领工人失业与通胀压力将瓦解特朗普的选举基本盘;

  3. 霸权加速衰落:美元信用受损与多边贸易体系重构,加速美国从“规则制定者”沦为“孤立玩家”。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反而提供了战略机遇:通过强化内循环(如新能源汽车下乡)和扩大“一带一路”合作,中国正将美国的单边主义危机转化为多边秩序重构的契机。历史终将证明,制造业竞争力根植于系统性的制度优势与人力资源韧性,而非粗暴的关税壁垒。

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一场注定失败的制造业回流豪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