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作为中国家庭清洁护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曾以“洗衣液一哥”的地位风光无限。然而,2024年的业绩表现却画风突变,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大幅亏损,引发了市场对其经营策略和未来前景的广泛质疑。
2024年巨亏7.5亿港元、近6成营收做营销侵吞利润
2024年,蓝月亮实现营业收入约85.56亿港元,同比增长16.82%,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强劲表现,该品类销售额达76.27亿港元,同比增长17.3%。
尽管收入增长显著,蓝月亮却在2024年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净亏损高达7.49亿港元,与2023年的盈利3.25亿港元形成鲜明对比。
具体来看,亏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过度依赖营销投入。蓝月亮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投入,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32.44亿港元增至50.49亿港元,增幅超过55%。
尤其是针对新产品的推广和新电商渠道的拓展。例如,618购物节期间,蓝月亮与抖音头部主播广东夫妇合作,通过高额补贴和抽奖活动吸引消费者,但投流费用高达4000万港元,付费流量占比达69%。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短期内提升了销售额,但对利润造成了严重挤压。
其次,产品创新乏力。蓝月亮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如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并未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对其创新性和实际效果的评价普遍不高。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产品策略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认可度不足。
最后,行业竞争加剧。在日化市场,蓝月亮面临来自本土品牌(如立白、纳爱斯)和国际品牌(如宝洁、联合利华)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通过降价促销、推出差异化产品等方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蓝月亮的利润空间。
市占率下降、市场地位或不如以往 部分消费者质疑其产品存质量问题
尽管蓝月亮在洗衣液市场仍占据约18%的份额,但这一数字较2019年的24.4%已有明显下滑。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如立白、奥妙等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进一步蚕食了蓝月亮的市场地位。
此外,消费者对蓝月亮产品质量的质疑也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影响。近期,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反映,使用蓝月亮洗衣液后出现衣服褪色、染色、荧光剂残留等问题。这些负面事件或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或也使得蓝月亮的高端品牌形象打折扣。
结语
2024年,蓝月亮用“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为过去的战略失误画上了句号。从高速增长到深陷亏损,蓝月亮的故事揭示了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忽视研发、过度依赖营销的后果。未来,蓝月亮能否通过调整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优化管理,重拾市场信心,仍是一个未知数。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蓝月亮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也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关税交易重在应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