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赚了1亿后收百万罚单,华安保险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 房产
  • 2025-04-10 21:56:04
  • 12

文 | 独角金融 谢美浴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保险”)逢多事之春。

近日,华安保险广东分公司及多家支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费率、虚列劳务费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等行为,累计领罚上百万元,相关责任人最高被禁业4年,引发市场关注。

合规问题频发之外,华安保险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也是一大症结,自2022年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首次降至C类以来,华安财险已连续11个季度未能重返B类。

过去一年,华安保险高管团队经历了深度调整,带领华安保险走出了业绩阴霾,2024年实现净利润1.06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有所回升,环比上升4.15个百分点至95.41%,但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仍停留在C类。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换血”后,华安保险空缺6年之久的董事长职务依然虚位以待。2025年,华安保险将启动增资扩股方案,或将引入新的投资者,能否同时迎来“新掌门人”也是一大关注点。

1、罚单金额累计118万元,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华安保险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业财产保险公司,总部在深圳,注册资本21亿元,主要经营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农业险、意外伤害险、短期健康险和再保险业务。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此次华安保险广东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被罚没合计23.59万元,时任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博、车险部经理宋晓安分别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及2万元。

赚了1亿后收百万罚单,华安保险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而华安保险广东分公司旗下广州市番禺支公司因虚列劳务费、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被罚款30万元,时任总经理朱文杰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广州市花都支公司因虚列宣传费和咨询费被罚款25万元,时任总经理林耀舢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佛山中心支公司因虚列劳务费被罚款10万元,时任总经理罗肇忠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东莞中心支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被罚款6万元,时任业务管理部经理王家钰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此外,华安保险广东分公司清远中心支公司因原工作人员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罚款5万元,时任刘馨骏清远中心支公司连山营销服务部经理被禁止进入保险业4年。

上述罚单合计罚款金额已达118.59万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理事长柏文喜指出,“频繁收到罚单会削弱客户对华安保险的信任,尤其是在涉及未按规定使用费率、虚列劳务费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等行为被曝光后,可能会让潜在客户对公司的业务操作产生疑虑,影响新业务的拓展;此外,罚款会直接增加华安保险的运营成本,侵蚀利润。”

实际上,华安保险的合规问题早已显现,根据2024年各期偿付能力报告梳理,华安保险总公司及分支公司层面累计收到监管罚单已超700万元,涉及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未使用备案条款等问题。

赚了1亿后收百万罚单,华安保险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2024年12月,华安财险深圳总部因“数据不真实、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被罚款10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14万元;2024年12月10日,华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因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等原因被罚款54万元。

而华安财险2024年最高单笔罚款纪录则是因为税收。根据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华安财险辽宁分公司营口中心支公司因未代扣代缴车船税被罚款287.6万元。此外,广东、湖南、山东等地分支机构亦因“虚列费用套取手续费”“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等问题多次被罚。

2、巨亏10.95亿元之后,2024年扭亏为盈

从业绩上看,自成立以来,华安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虽有一定起伏,但2019年以来整体呈小幅增长趋势。转折点在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4%至174.74亿元,然而净利润却出现10.95亿元的亏损,根据公开数据,这也是其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赚了1亿后收百万罚单,华安保险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2023年华安保险在投资端表现疲软,公司投资收益率为-2.5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33%,资产减值损失由1.73亿元扩大至7.26亿元。踩雷碧桂园地产债券,更是成为拖累净利润的重要因素。

华安保险委托子公司华安资产开展债券投资和风险管理,2021年、2022年购入碧桂园多期债券合计投资余额4.28亿元,但2023年受房地产行业复苏情况不及预期影响,碧桂园销售大幅下滑,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发生债券违约情况。截至2023年末,华安保险已对持有的碧地债计提减值金额2.03亿元,剩余账面价值2.25亿元。

在经历2023年大幅亏损之后,2024年华安保险在承保端、客户端、投资端进行业务优化,叠加市场回暖影响,实现扭亏为盈。根据华安保险发布的2024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151.45亿元,同比下降13.33%,净利润1.06亿元。

业绩回暖的背后,华安保险高管团队已经历“大换血”。

今年2月21日,根据深圳金融监管局披露的信息,华安保险有4位董事的任职资格在同一日被核准,包括李云焕、白海波、王力华的董事任职资格,郑先炳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1月10日,华安保险公布了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议结果,会议通过了“2024年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还选举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14人中只有3人为原成员,分别为执行董事赵权、李光荣,职工代表监事乐曼,其他11人均为新晋成员。

在执行董事原名单中有3位退出。

原总裁童清因个人原因辞职,1998年以来在华安保险任职时间长达26年,担任总裁一职超13年;原副董事长徐军在加入华安保险之前,曾在海航集团先后担任多个职务;李晓在加入华安保险之前,曾在精达股份(600577.SH)任副董事长,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特华投资,而特华投资又是华安保险最大单一股东。

此外,2024年3月27日,华安保险公告称,童清辞去总裁职务,董事会指定李云焕为公司临时负责人,指定期不超过6个月,在此之前担任的是华安保险湖南分公司总经理。

2024年一季度,副总裁职位由5人减至1人。原副总裁刘培桂因退休辞职;张学清由常务副总裁调整为副总裁;廖小卫、范丹涛由副总裁降职为总裁助理;徐军、于凤仁免去副总裁职务。

2024年二季度,李云焕升任公司副总裁,兼任公司临时负责人、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麦建立由运营总监升任总裁助理;吴向华升任总精算师,兼任精算产品部总经理;王新荣辞去审计负责人职务;2024年三季度,李云焕由副总裁升任为总裁,9月19日其总经理(总裁)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李云焕是一名在华安保险任职超过16年的“70后”老将,1974年8月出生,2008年8月加入华安保险,历任山西省、湖南省分公司管理层。

2024年,不到一年实现从分公司总经理,到总公司临时负责人,再到总公司副总裁,最终坐上总公司总裁的位置,并于2025年初进入董事会,实现职场“多级跳”,这种晋升速度在保险行业并不多见。

3、董事长空缺6年谁来补位?

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团队经历了一轮“大换血”后,华安保险董事长人选仍未落定。

华安保险前任董事长为李光荣,2018年4月,精达股份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光荣因涉嫌行贿罪,被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执行逮捕。在华安保险2019年1月股东临时大会上,李光荣卸任了董事长一职,转而担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由此华安保险“一把手”已空缺6年。

华安保险表示,新一届董事会正式履职后,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

对此,柏文喜表示,“董事长职位空缺6年可能与股权分散有关。华安保险的股权结构复杂且分散,这可能导致各方股东在公司治理和高层任命上难以达成一致。”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华安保险共有11家股东,主要分为“特华系”“海航系”“湘晖系”三大派别。

赚了1亿后收百万罚单,华安保险数据造假成“重灾区”?

有话要说...